close

一、人口

維基百科世界人口統計列表(2009年)

全球人口6,991,680,213人

國家       人口數      全球排名        人口佔比%

緬甸    47,964,000        26              0.72%

據非官方統計,加上未報戶口的人口,約6000萬人

緬甸鄰國

中國  1,339,724,852        1              19.21%

印度  1,210,193,122        2              17.27%

孟加拉  152,515,000        8               2.18%

泰國     67,041,000       19               0.96%

竂國      6,230,700      104               0.09%

台灣     23,188,078       50               0.33%

緬甸人口平均年齡為28歲,男女比率為1;1,受教育率高(20歲以下與40歲以上會英語的比率各為30%與90%),依金磚四國、VISA等評估國家的競爭力中,人口紅利佔絕大部份的優勢,加上勞動力充足,且工資便宜,未來成長可期。

種族:主要人口的種族有14族。其中,緬甸族人約佔70%,撣族(Shen)約8.5%,克雅族 (Karen)6.2%, 雅開族(Rakamese)4.5%, 孟族(Mon)2.4% , 親族(Chin)2.2%, 三頭族( Kachin)1.4%,   印度人(India)1%, 漢族(Chinese) 2%及其它。其中漢族人多集中於瓦城及臘戌兩市,許多緬甸大型公司集團的背後老闆具有印度或中國血統,這兩種族在當地經濟地位上,佔有一席之地。

二、地理位置與土地面積

土地面積為67.7萬平方公里(台灣的   倍大),土壤肥沃,仰光是全球知名的稻米三大產地之一(另二為曼谷及西貢)。國土呈長條型狀,南北向長約2000公里,東西向最寬達約1000公里,西迎印度洋,具有多個天然深水港,東方與泰國緊臨,兩國互動頻繁。緬甸歷史中與泰國多次交戰皆大勝,導致泰國遷都曼谷,利於防守。東南部鄰暹羅灣,與馬來西亞相接,北方與中國雲南省及竂國相鄰,西鄰孟加拉及印度,因位處於中南半島西端,國際戰略地位重要。尤其在國際石油日趨高漲下,遠東區域海運運輸至歐洲,及亞洲石油運輸供應上,都需經過該區塊。目前亞洲各國皆大舉投資緬甸興建各種設施,如輸油管(深水港)、高鐵(北京-昆明-仰光)、高速公路(吐瓦-曼谷),並計劃興建運河(泰國-緬甸),以節省海運時間與所耗油資,該國地理位置日趨重要。

 

三、城鄉(7省7區)中的重點城市

主要三大城市

1、仰光(YANGON):前首都,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國際機場、深水港口、大型企業總部都在仰光,未來與中國建設一高鐵亦將從北京直通仰光,是該國最重要的城市。總人口約1200萬人,大多為緬甸人、印度人,近年韓商、新加坡人大量進駐,是具國際化的都市。

2、瓦城(MANDALAY):舊君主時代的首都,市中心重要設施環繞舊君主時代所建立的皇城而立,市區建設大多在1940年代前即己建設完成,棋盤式的街道規劃,在當時是最具現代化的建設,至今仍保存完整,亦是當時全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人口約600萬人,多為華人與緬人,近年大陸工資、原物料大漲,故大量勞力、原物料密集的大陸工廠大量移往瓦城,在瓦城部份地區,說中文亦可溝通。

3、奈比多(NAYPYIDAW):2008年遷都至此,當年因風災、水患加上仰光暴動,百廢待舉,迫始軍政府思考遷都乙事,於軍事戰略上,選擇易守難攻之奈比多。(另有一說是主政者迷信於星象專家,聽從遷都之建議後,相關的問題立即迎刃而解)。目前政府所有相關部會、議會、法院等,都己遷至該地,是政治中心,人口約200萬人。

新興經貿園區城市:

1、吐瓦(TAVOY,發音較接近“它威”):位於仰光南方,具有一天然深水港,該地區由泰國與義大利公司合資,投資近千萬美元開發經濟工業港口圓區,並建設一高速公路直通泰國曼谷(己建成),車程約6小時,主要以農產品邊貿內外銷為主。

2、教舖(KYAUK PHYU,目前無正式中文音譯):位於瓦城西方,具有一天然深水港,該地區由中國出資開發,成立一石油與天然氣進口港,並將輸油管建製完成,利於中東原油在此輸入後直接輸運至中國。

3、臘戌(LASHIO):位於緬甸東北方,與中國雲南的瑞麗市鄰近,故大多是華人。臘戌是重要的邊貿大城,類似廣西—越南的邊貿城市南寧。據非官方統計,每日往來瑞麗—臘戌的人車班次超過1000次,其中有7成以邊貿貨運之民生物品、原物料、木材、玉石及糧食為主。

四、使用幣別與幣值

使用緬甸幣,目前幣值有1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及5000元等7種。國際兌換匯率,過去最高是1美元兌換6.4 緬幣(1977年官方牌價),最低達1美元兌換1480緬幣(2008年黑市牌價),近年緬甸改革開放,緬幣升值,現在匯率在1美元兌換818緬幣(官方牌價,己於4/23日開放匯兌彈性為上下空間10%,黑市匯價在750~820左右),並開放國內16家公民營銀行中的11家可以執行外匯兌換工作,主要兌換外幣為美金、歐元、人民幣及新加坡幣。近期黑市兌換台幣匯率約3.62台幣兌換100緬幣。

緬甸國內部份與商店亦接受美金、泰幣或人民幣交易,但使用外幣,會被視為外國人,價格就不同(如國內機票,緬甸藉是65,000元,外國人購買是11萬,用美金購買需付150 USD)

五、政治狀況

2010年新軍政府改革開放,新總理上任後,進行一連串的政經改革,政治上,開放選舉、並且釋放民運領秀翁山蘇姬(緬甸國父、帶領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的英雄:翁山將軍的女兒),參加選舉。接連的政治開放行動,讓歐美大國陸續對緬甸開放。2012年4月1日補選國會議員中,翁山蘇姬得票率99%,其政黨其它參選人,以97%的當選率,取得45席中的44席議員席位。緬甸亦為東盟發起10國之一,在竂國及泰國的支持下,2014年,緬甸將輪值東協主席,由於該國的天然資源、礦產豐富,是全球少數未開發國家,加上該國過去為英國殖民地,具有英語的基礎,是全球各大國積極開發的國家,2011年10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到緬參訪,美國己陸續投資600億美元協助做基礎交通建設,2012年中國投資千億美元做水力發電廠、高鐵及輸油管,2012年4月日本廢除該國300億美元外債,並再貸款100億美元給緬甸,從事工業區整建及道路工程工作。泰國2012年三月議會通過投資7000億美元協助緬甸開發深水港及相關的交通改善工作。歐洲數國亦投資數百億美元進入緬甸。整體而言,豐富的資源,重要的地理位置,都將始緬甸在全球的政治份量將日益加重。

六、人民所得(GDP與實值收入)

人均GDP為1000美元,市場實際工資(括號內為該國2010年公告的新勞基法訂立的基本工資),一般非技術性員工月薪資5萬緬幣(5.5萬),術性員工月薪資10~15萬緬幣,工地工人日薪1,500緬幣(2,100),經理職10萬~30萬緬幣,具中、英文翻譯能力的月薪在20萬緬幣,若找當地的緬藉人士充當公司負責人,月付30~50萬人頭登記費。過去為週休二日,但新制中核訂每月工作天數以26日計,己變像廢除週休二日制度。該國有工會制度,凡公司員工超過30人,即可依法組織工會,但勞工可自行投票決議不設立工會。該國的95%財富掌握在5%的人手裡,故國內富人家財萬貫,一般民眾知足安樂。但因改革開放,中產階級日益增多,中小企業近年大增,多從事進口貿易工作(邊貿)。

七、緬甸與國際之關係現況

主要國際盟國為中國與泰國,尤其反應在經濟合作上,更為明顯。緬甸出產石油與天然氣,石油大多外銷中國,天然氣外銷泰國。與東盟十國的國際關係良好。因位處重要戰略地理位置,印度積極與緬甸合作,在軍事上取得互動,緬甸政府並藉印度之交流,來制衡中國過去對緬甸的予取予求。加上美、歐等國的支持,及鄰近國家如新加坡(銀行業、礦產、石油)、香港(成衣、礦產)、韓國(紡織業)的大量投資,國際關係日漸重要。

八、土地與房價

目前緬甸兩大城市地價高漲,仰光市中心地區土地己取得不易,只能期待都市更新或仰賴政府釋放國有土地,採購舊有的市政大樓予以利用(只能購買地上權30、60或90年的使用權,不可永久擁有,且部份建物具有歷史意義,為法訂古蹟,不可改建,只可修築)。外圍城市土地較多,交易頻繁,最近因城市經濟發展,瓦城、仰光等舊有長途客運公車不敷使用,6月瓦城的新長途客運站將轉移到瓦城外圍的“新城”(類似台北的南港區,據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該區的地價在5年前至今大漲20倍,若6月通車後,預計將更高1倍。而該區又將有另一新的市集搬遷至此(玉石交易中心),地價會落在5億以上(每100坪為一交易單位)。

至於一般土地而言,這邊有幾種選項,一、市區的房子土地,有分瓦城和仰光兩大城市,現在地價100坪約在10億緬幣(台幣兌換匯率3.62:100緬幣,約台幣2,800萬左右);房價以30坪左右算,約2億~3億緬幣(700萬~900萬台幣);二、市區邊區,地價100坪約在5億緬幣;房價以30坪左右算,約7,500~9,000緬幣(250萬~300萬台幣);三、若是想買農地,就很便宜,在鄉村地方,一甲以上的地大約在500萬台幣。我目前在瓦城新城有兩塊地要賣,預計要賣3億緬幣,把錢轉至仰光買市區邊邊的房(投資新公司要用),現在看到幾間都在9千萬到1億2左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緬甸洪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