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了不少文章,有篇文章深深打入我的心中。 (原文 : http://m.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728/23243312.html)。這讓我想起了近年來緬甸突然多了許多的投資顧問,這些顧問,來不到半年,或來考察了一二次,找個本地的翻譯,就開始在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招商引資,宣稱是個緬甸投資專家,然後開始收費。
我看著這篇文章的一段,有了感慨:“上課,你原著不讀,必讀書不買,看一些網上第三手的書評、簡介,就敢宣稱:書讀完,懂了。就敢狂加評論。你有種種理由認為你是對的,所以,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宣稱,你懂了,你比同學教授都懂得快”。這段內容,不就是對於這些顧問們的最好的描述嗎? 在本地沒有據點,只靠著網路上的文章,讀了幾篇,就開始長篇闊論的對緬甸提出指點,但,這些顧問們,真的了解緬甸嗎?? 就算是道道地地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他對於台灣的描述就一定正確嗎? 如果沒有做進一步分析的工作,就算是台灣人來評論台灣投資,也會有很大的誤差。那麼這些顧問所仰賴的緬甸華僑們,只是二十出頭鄉下來的翻譯,他的觀點,又是否正確?
一直以來,都對於自己給客戶的建議很小心,因為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會影響老板們投資的決策,若給的資訊錯誤,小則損失上百萬台幣,大則損失上千萬美金,所以不得不慎。但看到這些新進來的顧問們所發表的文章與言論,我真的替他們的客戶擔心,“用外國的眼光看事情、用外國人的思想來思考、用外國人的道理做決策”很多時候,是會走入死胡同的。所以,沒有長期在緬甸居住、沒有與官方打交道、沒有用緬甸的語言與當地人溝通事情的能力,所有的事務都會有很大的誤差,來自於中間人。所有的事務,經過中間一手(翻譯)、二手(緬甸新聞)、三手(中國新聞)、四手以上(網路道聽塗說)的轉達後,資訊的正確性就趨近於零,這樣子所得到的資訊而做的判斷與評論,真的有助於客戶來了解緬甸,又真的適合作為緬甸投資的依據?
我也很希望看到更多的顧問進來緬甸(畢竟厲害的大公司或顧問,對於緬甸這個小國市場,一點也看不上),若有能力達到這些述求的,何不可以一起努力,共同來把台灣招牌擦亮,把中華民族過去的惡名洗清,這也是我(們)身為顧問的第一職責所在。
最後,獻上文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凡你能說的,你說清楚;凡你不能說清楚的,留給沉默。」(維特根斯坦,Tractatus)在一知半解的時候,你胡說,那叫「擴散無知」,是害人、誤導,是浪費別人生命。
好的顧問,必定有合適的建議,當然也會有必要的顧問費用。聽到太多朋友為了省顧問費而失去更多的錢財或市場商機的,那只能說是“蝴蝶效應”的產生,種何因,得何果,怨不得他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