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1月,仰光市區巴士的線路大整併,從300多條路線,整併成為71條路線,雖然過渡期民眾不熟悉,引起不小的民怨,但經過三個月的整合過後,整體而言,新路線己融入仰光民眾的生活之中,但仍有許多仍待改進之處。
公共汽車系統大改造,仰光公車提供新服務
由於整併過後,計畫把一些老舊的舊公車汱除,沒想到,超過七成的公共巴士無法達到標準,導致新政初試營運時,估計的線上公車需要4000輛,但只有2000多輛的巴士可以提供班次,車班大幅減少,新路線仍待適應,在當時,民眾的反彈聲音更大。但仰光公車處快速引起上千輛中國河南所汱除下來的中古巴士(品牌為現代及宇通),加上允許部份車體狀況尚可的車子上線,以彌補車班不足的問題,才漸漸讓民眾釋懷。
舊公車 VS 新公車
新的公共汽車上線服務,當然就要有新的服務內容,目前仍光新的公共汽車,可以看到一些新的服務項目如下:
1,冷氣空調服務:由於河南來的那批中古車,雖然是舊車,但壓縮機系統仍然堪用,故目前仰光的某些重要公車路線,如3號、6號、7號、14號等多線行經重要幹道的公車路線,己經提供開始用這些中國來的中古車,執行客運服務,還在車上放了冷氣空調,讓大家在40度的高溫,可以享受冷氣服務(雖然製冷能力很差,但比起以前只有開窗戶的公車來說,實在是一大福利),是仰光市公車最大的改變。
2,收費服務:以往,仰光的公車是一位司機,搭配二位助手,其中,一位助手負責在路上攬客,一位負責收車資。而現行新的客運車上,只剩一位司機,至於收費,則交由傳統的投幣塔,讓搭車民眾可以把車資投入。
光這兩點,就讓仰光市公共的形象大幅提高。過往公車在仰光,就是交通的毒瘤。視覺上,公車老舊,排放黑煙,橫衝直撞,加上沒有冷氣,開車的人,服務的人和搭乘的人,都心浮氣燥,導致糾紛頻傳。而有了冷氣巴士,的確有效的減少這方面的問題出現,加上車體外觀變好,所以對城市形象也有加分效果。而過去車上的二位助理,服儀不整,禮儀不佳,加上靠站時會在路邊大吼站名攬客,是個很大的燥音污染,現在新的公車上路,這邊的問題也開始減緩。
硬體服務提升了,軟體服務卻下減了,民怨再起
新車上路,讓交通硬體增加了,減少了車班不足的問題,但也漸漸衍生出其它更嚴重的問題來。我們觀察,在公車汽車上,衍生新的問題,是一些外國人與官員不可能會知道的事實。相關的問題如下:
1,司機服務不佳:由於過去司機的人員嚴重不足,司機地位高高在上,過去的客車上,大多由助手來應對乘客。但現在,車上的助手刪減了,只剩司機一人來服務乘客,司機心態一下子轉不過來,口出惡言,或不回答問題的,都是未來要積極改善的問題。
2,不找零服務:現在改用投弊塔收費,但多數民眾未有準備200元零鈔的心態,而司機依規定不能碰錢,也就發生了,民眾大罵司機,而司機不甘示弱的回罵的事件。未來應該如何因應此問題,是業者與交通部官員的重要功課。
3,不知道車子到那裡了:過去車子開到那一站,車上的助手都會口頭播報站名,請乘客提早下車,也提醒司機停車。停站時也會呼吼後面要行經的地點、站名攬客。但現在只有司機一人,無法提供這類服務,民眾坐錯車,坐過站的問題天天都有,是需要立即處理的問題。
以上問題,都必需立即改善,才能讓仰光的公共交通運輸系統更加完善。
新問題產生,新商機呈現
仰光的交通運輸系統有了新的問題,當然就需要想辦法找出解決之道,如此就己衍生出新的商機。我們觀察仰光交通運輸系統十年,深知官員、運輸業者、乘客及外資企業的心態,我們該如何切入這一波衍生出來的新商機呢?
1,汽車製造:目前光仰光市區有超過2000輛的公共汽車需求,加上近2000輛老舊車汱換,未來5年內,光仰光市區巴士,就有超過4000輛新車的市場需要,若加上長途客運業者也需逐步汱除舊車,故未來一年市場需要超過1000輛以上的大型巴士市場,是值得各大汽車製造商進入緬甸投資設廠的。
2,播報系統:若我們要賣客運公司,什麼東西的成本低,讓客運業者接受度高? 當然就是語言播報系統。不論是車外的語音播放攬客,或是車內的下站停靠站的播報系統,都是龐大的商機(4000輛呀!)
3,收費系統:這需要花費較大的成本,建置仰光市內的塑膠貨幣系統(類似台灣悠遊卡、香港八達通、中國深圳通),但仰光己有一家本土業者(IPAD,2015年改名為R U OK)但經過5年多的佈局仍無法建置起來,這需要公權力的協助與業者花費數十年的經費補貼與輔導,加上改變乘客的貨幣使用習慣,才能做到。
4,車上路線圖展示:這個只需要業者協助設計,提供圖資,並做成緬甸系統的車上路線圖,即可改善現有的問題。但若能做成語言觸控互動系統更佳,畢竟緬甸的文盲人口不少,識字不多,這也就是車上助理存在的價值(可以問路)。
5,交通運輸管理人才培訓:車輛多了,人才確不足,加上緬甸的大學也沒有這方面的專業培訓機構。這的確是目前緬甸交通運輸系統嚴重的問題。不論是第一線的線上服務人員,或是身在後面的管理人才,都在十年內嚴重短缺。故如何協助培育足夠的人才,正是我們可以切入緬甸市場的商機所在。
市場有新政策,就有新問題產生,也可以有衍生的新商機,如何在第一時間掌握機會,把握市場的空窗,就待大家共同來努力。
長途客運的用車,SCANIA的市佔超過4成,每輛車33萬美金以上。
新車有空調,車上的中國內地的廣告都還留著
舊車沒空調,大家一起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