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緬甸的土地法 法律文件中所描述,緬甸的農地有三種
第一種:壘密(主食栽種地),水源不缺乏,且以種植主食為主,如種稻、種麥的農地,
第二種:亞密(副食栽種地),依地下水源種植的作物,大多是種植副主食,如地瓜、馬鈴薯等;
第三種: 有些人統稱為壘亞密;其中有倒牙密,(山坡地,種植茶樹等山坡地)、泥水賓 密(長年樹植物),迎月密(種菜地)、迎的密(種果地)、乾糾密(園藝地,以種植花卉等經濟作物為主)及 烏依前 密(栽植大型樹木的地)。
許多朋友會想買緬甸的農地,因為買了以後做地目變更,可以大賺利差,但是,這裡面的學問之多,水有多深,你可知悉??
〔壘密-主食栽種地,變更難度90〕
由於緬甸是以農地國,所以緬甸政府非常關注農地的使用,其中,“壘密”這種農地,幾乎是不可以過戶或是進行地目變更的工作,這是緬甸國家為了保障農地的一個嚴密的政策,以確保國家有足夠的農地可以生產稻米,以供應全國百姓足夠的米食,甚至可以出口全球,一直以來,稻米出口為緬甸主要的外匯來源之一。在90年代之前,緬甸的農業收入佔全國GDP 的55%以上,出口外匯收入也佔總出口比的80%。但在21世紀大量的天然氣與石油成功開採,加上玉石礦物的有效管理與拍賣,增加緬甸政府的外匯收入及稅收,所以前二大外匯收入及GDB的貢獻度己經由能源業及礦業所替代,但農產品的出口仍然為緬甸主要物資及外匯收入來源之一。
也因為如此,一般企業主要把壘密變更成工業地或商業地,難度比上其它土地高。土地法中雖然有一條特別條款,其中就說到,要把壘密變更成其它用途,必需備妥完善的計劃說明,並向政府中央(奈比多)申請,並經過嚴格的面試及說明,才可進行之。
這句話雖然是開了個後門,但是,目前為止,從新政府上台後,由民間進行壘密做地目變更的,都多屬大型案件,如內陸河港開發計劃、新工業區申設等等,或是由本地大型公司,或是外資公司透過緬甸投審會(MIC)的審查,並由中央政府做審核後,專案進行之。換句話說,如果你有看上一塊很棒的地,而且投資金額夠大,就可以透過國家對國家的高度(你還要拿到自己國家幫你背書,也成為國家的對外投資的政績之一),才能完成這項難度頗高的投資案。當然也有緬甸政府主動拿出農地變更成建地或工業地等土地類型尋求海外投資方的大筆資金投資計劃,但這類計劃有些是地方官員搞出來的把戲,所以若有接收到相關的投資計劃,請務必再三的請不同管道做確認,以免受騙上當,資金損失,而所取得的土地還會被追繳回去,目前己有數百件類似的案件發生,別再以為天底下有“容易吃的午餐”會平白出現在你我面前。
〔亞密-副食栽種地,變更難度85〕
副食栽種地,大多是屬於外部水源比較短缺的區域,所以種植的農作物通常屬於地下莖為主的副主食,如地瓜、馬鈴薯、木薯等等比較耐旱的農作物為主。這類土地所產生的作物雖然沒有稻米來的多,但因其所可製作出來的其它主食,如紅薯粉條、粉絲等等,也在主食之範圍內,所以該類地也是屬於緬甸政府所重點管制的土地,其變更難度不亞於壘密。
當然,我們也聽說不少這類土地“操作”的手法,2014年洪顧問曾在仰光的在底拉瓦特區旁的區域,協助過客戶處理過相關事務,當時客戶持有的土地為“亞密”,土地持有者就想要做地目變更成“建地”或“工業地”,這時候,地政局的官員出面指導(當然要付為數不小的學費),教我們把這塊土地,先種植一些芒果樹,並在部份區域淋上柴油、汽油,並以某些藉口(如採收果實時,貨車翻車,導致車上的油大量外露,該土地己無法耕種),向官方提出變更申請,這個動作必需花費2-3年的時間,且先從亞密變更成“烏依前密”,並再經過一年的時間,才能再提出工業廠房興建申請(或一般住宅興建房宿申請),當然,這些動作的成敗影響深遠,牽一髮而動全身,若其中一個環節出錯,就全功盡棄。
這個案例最後的結果,就卡在2016年緬甸政黨輪替,新政府上台,全數暫停核發所有的許可証,本案最後就卡在最後關頭,胎死腹中,而緬甸國家也就因此喪失了一塊原本年產幾噸玉米的良田,而投資方也因此在金錢上損失不小,最後投資案認賠殺出。
〔壘亞密-各類各式栽種地,變更難度30〕
除了上述的壘密和亞密,另外一種土地,在緬甸官方的土地法文件中,統稱為壘亞密。
這些土地,依據用途差異而有不同的名稱,其中山坡地就叫做“倒牙密”,種植大樹,如柚木、實木的,就叫“泥水賓 密”(緬文泥水賓的意思就是長年樹),一般以種菜為主的,就稱為“迎月密”(迎月的意思就是青菜、蔬菜)、種植一般水果的,就稱作“迎的密”(迎的,的就是果實的意思)、花卉、園藝植栽用途的,稱為“乾糾密”,而栽植大型經濟樹木的地,如橡膠,就稱作“ 烏依前 密”。 但因為很多用途相容,所以很多土地証件/權狀上面看到的,都是寫著“烏依前密”。
這類的土地,說實在的,變更(用途)並不難,花點小錢,真的要蓋廠蓋倉庫,真的到處可見。但問題是,你要知道魔鬼在那裡?
〔三個特點:灰色地帶、低調、官員隨時上門〕
這類土地經過“地目變更”(以上是大家的統稱,但洪顧問覺得性質比較類似為“變更使用用途”)雖然可以“不違法”的作為“非農業使用”,而且,我們見過朋友的工廠是蓋在這類土地上,且持有政府單位核發的工業工廠使用權的工廠營業執照,但是,在法律上,他們就只是一間非農業使用的加工廠。這類的工廠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所以在這類土地上營業,若與地方關係不佳,就容易招惹到鄰里的檢舉,官員、警察也知道你在這塊土地上的所做所為,可以雖時上門“關切”,所以要在這類土地上營業,雖然在緬甸人眼中,是“可以”、“合法”(但有爭議)、“塞點小錢”,但你在此地就是要低調、低調、再低調,千萬不要強出頭,以免換來一身腥。
此外,這類土地要由本地人去經營地方關係,所以土地的持有借名人,其公關能力不能太差,才不會被當地小官員給吃的死死。
〔投資有風險,風險控管要做好〕
雖然說緬甸農地有區分這麼多種,但實際上,在栽種管理上,並沒有因為你是壘密,就不能種綠豆黃豆(亞密),以緬甸的伊洛瓦底省來說,每年的6月到隔年的1月,因逢雨季,本地會栽種1-2期的水稻,而在10月11月雨季過後,就會視土地所在區域的水文條件,在非雨季時期,栽種不同的農作,豆類、玉米、蔬菜,甚至是檳榔佬葉,都是選項,端視農家的技術和當期的價格。所以,在農地使用上,有天然水文氣候的變化,但並沒有這麼多人為限制。
在此也再次提醒,在緬甸投資,不論壘密、亞密,還是壘亞密中的任何一種地目,若你是外國人,且無法拿到原生國的國家政府背書,你就千萬別去碰,因為,一來難度非常高,二來你無法取得所有權利,投資並無保障。
此外,由於緬甸還無法讓外國人持有土地,故你要持有土地必需透過持有本地人/公司的方式去合法持有土地,當然,這人/公司有一定的持有限制,如何做好風險控管,將風險降至最低,這才是所有投資人,在得知投資收益且能夠享用到實質收益的投資人,最應該做的功課,這類的投資人也才是笑到最後的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