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顧問近十年,台灣從"錢淹腳目"的年代,走入"勒緊褲袋"的時期。古語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水是會輪流轉的,如何在好的時機,對的時候打下企業深厚的碁石,是所有企業主的必修功課。

台灣的企業尊重專業顧問難度高,只因企業主會把有限資金用於實現自己意志,而非"賭"在"專業人士"上。我想,這句話應該讓所有在台灣的企管顧問心有戚戚焉,尤其這十年來,在台灣的顧問業因台灣企業經營績效差,按案量也大幅下滑,有實力的顧問開始接到中國大陸,越南,日,美的企業輔導案,台灣的顧問也必須大量的向外經營。

[在台經營的企業在海外也是一個樣]

台灣客戶來緬甸,會想盡辨法找這邊人脈,用人情做生意,當然,這些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會一次二次的協助,但同行相忌,不同行又提供的是不專業不實際的建議,長久以後,將會導致錯失時機,甚至虧損。

找不到人脈的,就想盡辨法來找我撈資料,也有客戶什麼都答應,但等人到仰光,就會故意減付顧問費(如殺價,或少帶錢請我先代壂,但回台灣後就遲不支付尾款)

[一分錢,一分貨]

過往在緬甸輔導過的客戶中,只要事業體建全,商品明確的客戶一定可以找到客戶及key person,更多的是帶著滿滿訂單(數十萬,數百萬美金)回台灣的案例,客戶就滿意的說:花了專業的顧問費,除了可以省下時間,減少失誤,並可以立即了解本地的風俗民情,避免用錯誤的思維誤判情勢, 比別人更快更賺錢。

[省"(專業)費用"的思維導致錯失市場先機]

過去就有台商企業為了想省下顧問費,在我協助該企業上軌道後就開始不尊重我的專業建議,企業主認為雇用本地華僑及該企業內部的資深台幹主管來經營市場即可勝任並替代顧問的角色及工作,然而,本地華人員工工作能力不佳(有能力的早當老板去了),台幹懷有私心(自己也跑單幫賺外快),加上揣摩上意,政策執行不彰,甚至不了解本地法令而違法(以為還在大陸)而吃上官司。種種決策錯誤導致錯失每年上百萬美金的市場,先機己失,也難再挽回,如今該企業江河日下,連總部都等待拍賣過半經營權給中資。

總之,尊重專業,花點顧問費,可以立即幫你打開市場,賺到別人賺不到的財富,時間,智慧財產及本地know how,不是更超值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緬甸洪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