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緬甸,經過50多年的鎖國,終於於2012年,撥雲見日,開始對外開放。

所多的外資在這幾年內大量的湧入緬甸,然而,外資進入緬甸投資,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卻仍無法滿足外資在本地對於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未進入緬甸的企業,渴望的是本地年輕的勞力及低廉的工資,這些人力的基本需求,原則上可以供應的上。然而,各外國企業在大量的引進本地勞工時也發現,本地人對於工作上的態度,基本上是不及格的。

30年前聽過早期去大陸經商的台灣企業家都曾提到,大陸的勞工的工作心態存在著“吃大鍋飯”的氣氛,亦即,主管說一個工作,才做一個工作,而且不一定可以完成,能混則混,能省事則省事;若加施以“論件計酬”的工作獎金制度,則大陸員工會以最快的速度,盡可以的提升“完成”的商品量,而不會照顧到商品的品質。一般的勞工,皆有此心;而真的有心的員工,會快速積累人脈,進而創業,快速致富。時空轉換,當年的中國大陸員工,在心態上轉換成功者,大多都踩到一波快速起飛的經濟環境,成為新的企業家,現在進入緬甸,也同時遭遇到這類的問題。

緬甸員工的工作態度,用早期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初期的景況,套用至此,真的相似度極高。常見的問題有:

1)      工作上,能混則混

2)      態度消極。主管一不在,就集體打混摸魚。

3)      交代事情,無法完成

4)      放假過後,上班第一天必定無精打采

5)      領薪水隔天,請假率高過平常的5倍

6)      本地員工有許多人沒有手機(雖然2014年大量開放手機,門號價格也從3千美金大跌至1.5美金,但仍有多數的人員無法應付該費用),導致員工一放假,就完全找不到人。

7)      媽寶、爸寶多,一不如意,一聲不響的不來上班

 

因為有上述的問題發生,所以會有以下的建議對策:

1)      大量的聘用人員

以上現象,導致許多本地的店家大量聘用人員,例如說,一家超市,最低的人力需求是30人,本地的店家會聘用超過40人,以免基本人力需求因臨時的請假、曠值而無法照應生意。然而,此舉也造成企業的人事支出增加,導致企業營運績效下降, 然而本地的企業主仍認為這是MYANMAR STYLE的解決之道。

 

2)      用績效獎金激勵員工

許多外企採用績效獎金激勵員工,然而,這需要一整套的管理監督系統及頭腦清晰的外企主管來隨時做稽核,以免本地的小主管結合下面的員工,一起來“賺”這筆績效獎金。

以洪顧問長期輔導的本地連鎖店來說,洪顧問協助該企業建立一套獎勵(獎)、稽核(評)與罰責(罰)制度,但這家中國來的企業主信任該公司內部的一位緬甸籍主管(提升為經理),結果在稽核過程中就發現,該緬籍主管的稽核形同虛設,所有的稽核都滿分(例如:商品掉失,在一家店內有上千種商品,又是開放空間,居然每半個月的庫存盤點都是零掉失,一家開放式的連鎖店是不可能沒有失竊,也不可能每個員工在結帳時沒有失誤,洪顧問有設計一個合理的庫存盤點漏失金額,做內部核消),進而取得公司核發的獎金。洪顧問在輔導過程中,設計了另一套的遊戲,了解他們如何核消每次的不符數量,進而要求該外企業主指派外企主管(中國幹部)進入稽核工作。在一次的洪顧問隨行稽核庫存盤點中,就抓到超過設計的漏失金額,進而檢討該門市的管理、人事派駐(站點)方式及客戶偷竊防範的教育訓練。所以這些制度,在在都需要外企主管的實際監督與稽核參與。

 

3)      用高薪聘用員工,未符合條件員工予以汱除

這是許多外企另外常用的方式。可惜的是,在緬甸員工“呷好道燒報”之後,大量聘入員工,但惡習未改,導致內部流動率高(大多被開除)。由於人員的教育訓練成本之高,一位員工的基礎訓練仍需要3~5天的時間,若以一家4千人的廠,每個月以10%的流動率,一個月工資300美金 ,一家廠的人員流動教育訓練成本為400人X10美金/日X3日=12000美金/月。此舉還造成當區的人員聘用工資整體提供,惡性循環下,整體工資提高到一般工資的5成至1倍,甚為不智。

 

故此,洪顧問建議,來緬甸聘用員工,要像早期去中國大陸設商的台灣企業為師,需要仰賴外企的本國幹部來做稽核考察,落實制度管理,此舉,才有可能在緬甸投資的過程中,減少不該發生的成本流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緬甸洪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